近日,我系24级科学教育专业学生赵曼雯的暑期社会实践视频作品《中阳小木耳蝶变大产业》,经中国农业科技推广网转载发表,引发广泛关注。该作品源自赵曼雯同学暑假期间参与的“家乡‘特’‘优’农产品‘大学生推荐官’(第1季)公益活动”——此活动由山西省品牌研究会与山西农业大学联合主办,而赵曼雯的创作不仅展现了我系科学教育专业“以实践促成长、以专业服务社会”的育人成效,更以青春视角为家乡农产业发展搭建了宣传桥梁。
这场实践,在山西农业大学何云峰教授和我系教师刘伟新博士的共同指导下,成为赵曼雯成长路上的“多维课堂”。技能层面,她不仅掌握了视频拍摄、剪辑技巧与推文制作方法,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了自主学习与抗压能力;认知层面,实地调研让她真切感受到家乡木耳产业的蓬勃发展——从传统种植到现代化产业链的升级,从农户增收的笑脸到企业创新的活力,这份“家门口的变化”让她由衷为家乡骄傲,更对国家农产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有了更深切的认同。“最珍贵的不是学会了多少技能,而是亲手为家乡特产搭起了宣传桥,看着自己的作品被更多人看到,才明白‘青春力量能为乡村做些什么’。”赵曼雯的感慨,道出了实践背后的价值真谛。
赵曼雯的作品获国家级平台转载,既是个人努力的成果,更是我系科学教育专业践行“实践育人、服务社会”理念的生动缩影。未来,物理系将继续鼓励学子立足专业特色,积极参与乡村振兴、公益服务等实践活动,让更多像赵曼雯一样的青年,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,以青春之笔书写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