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术讲座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科学研究 > 学术讲座 > 正文

物理、电子系携手,邀请薛英娟谈开展DeepSeek赋能课程建设系列讲座

时间:2025年07月02日 16:31  作者:张晋华  点击量:

7月1日下午14:30至18:30,在物理系会议室崇理楼A216,物理系和电子系联合邀请中北大学薛英娟老师,举办了以“DeepSeek驱动混合式教学智慧课程建设”为主题的系列报告及实操训练活动。活动围绕五大模块展开深度分享。


一、BOPPPS模型,重塑教学逻辑


薛老师以“组合逻辑电路设计”单元为切入点,生动展示BOPPPS模型(导入-目标-前测-参与式学习-后测-总结)的实践路径。通过“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故障”案例导入,瞬间点燃学生探索热情;借助布鲁姆认知目标分层法,将“掌握卡诺图化简技巧”精准拆解为记忆、理解、应用三级目标;前测环节利用雨课堂实时答题,动态调整教学策略。参与式学习阶段,学生分组完成“4位全加器设计”项目,结合Multisim仿真软件验证结果,知识留存率大幅提升,教学效果显著。


二、混合式教学,突破时空桎梏


薛老师结合山西省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经验,深入解析“数字电子技术”课程的混合架构。理论模块依托超星平台推送慕课视频,实验环节采用SPOC模式开展虚拟仿真实验。数据显示,混合式教学实施后,课程目标达成度显著提高,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的获奖率也大幅攀升,教学成效斐然。


三、DeepSeek技术,重构教学内容


聚焦AI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,薛老师重点演示DeepSeek的三大场景:V3模型生成个性化习题库,实现作业精准推送;R1 推理模型解析学生解题思维链,提供针对性反馈;联网搜索功能实时更新“FPGA应用案例库”。在“时序逻辑电路设计” 项目中,AI辅助生成的虚拟仿真实验有效提升了学生项目完成效率。


四、AI赋能,智慧课程全流程


薛老师提出“AI+五维赋能”框架,涵盖智能学情分析、自适应资源推送等环节。现场展示用DeepSeek插件批量生成课程 PPT的“三步法”,以及语音克隆技术创建的“数字助教”系统,实现24小时在线答疑。参会教师实操体验后,纷纷感慨AI 工具让备课效率提升超50%。


本场讲座通过理论、案例与实操结合,为物理类课程建设提供可复制的智慧教学方案。物理系教师们表示,将积极推动BOPPPS与AI技术融合创新,助力课堂教学向数据驱动转型。

11DCA